政府信息
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
公开制度

宝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宝鸡市“十三五”蜂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发布时间: 2017-11-13 10:49:48 浏览次数:


 

 

宝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宝鸡市蜂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宝鸡市“十三五”蜂产业发展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宝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7年2月27日 

 

宝鸡市十三五蜂产业发展规划

(2016—2020年)

 

为了深入贯彻五大发展理念,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小蜜蜂、大产业”的战略部署,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宝鸡蜂产业升级版,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特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现状

(一)产业概况

1.蜜源植物丰富。我市位于关中平原西部,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区。横跨秦岭、关山、千山三大山系,森林面积1506.3万亩。蜜源植物丰富,品种繁多,主要有油菜、刺槐、狼牙刺、五倍子、漆树、果树、玉米等13科21种,辅助蜜源植物500多种,面积975万亩,花期长达8个月,是蜜蜂的最佳养殖区,素有“中华蜜库”之美誉。

2.养蜂基础良好。宝鸡山区群众素有养殖中蜂的传统习惯,截至2015年底,全市养蜂户3516户,养蜂9.3万箱,其中中蜂8.6万箱;30箱以上养蜂户1223户、养蜂4.0万箱,占总存栏的43%;年产蜂蜜1100吨左右。

3.区位优势明显。我市位于欧亚大陆桥第三个大十字,是通往西南、西北的重要交通枢纽,是我国西线养蜂线路上的重要节点,也是全国蜂农北上西去的重要中转地。每年途经宝鸡,转地放蜂的外来蜂群30万箱左右,沿线蜂蜜产量占全国蜂蜜总产量的20%以上。

4.加工能力较强。我市蜂产品加工起步于二十世纪80年代初期,经过多年的发展,现有加工企业14家,年加工能力2万多吨。其中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蜂产品3个。蜂产品加工销售份额占全省的近60%。

5.蜂蜜交易量大。改革开放以来,宝鸡蜂产品加工企业立足宝鸡,辐射西北,年生产、购销蜂产品8000多吨,形成了一个规模较大的蜂产品交易市场,在全国有一定的影响力。每年4-5月,上海、浙江、江苏、四川、河南等地大量的蜂产品客商汇聚宝鸡,交流贸易、研判行情,宝鸡已成为西北地区最大的蜂产品集散地和全国蜂产品指导价格形成地,蜂蜜、蜂王浆、蜂花粉等蜂产品年吞吐量达3万多吨。

6.蜂产品质量好。全市养蜂大多处于深山地区,生态环境好,采百花香蕊,食草药精华,饮甘泉之水,加之宝鸡民风淳朴,掺杂使假现象很少,蜂蜜及其产品品质好、安全有保障,备受行业青睐。全市注册蜂蜜品牌10个,“秦岭”、“丰郎”、“启乐”、“秦花”等品牌蜂蜜被认定为陕西省著名商标,远销山东、湖北、福建、甘肃、宁夏等13个省区。

(二)存在问题

我市蜂产业经过多年发展,在产业基础、加工流通、品牌建设、质量水平、市场开拓等方面取得了较大发展。但总体来看,蜂产业仍处于松散、自发的低层次发展状态,对标国际国内先进国家和地区,还存在不小差距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养殖规模化程度低。据统计,全市百箱以上的规模养殖场只有129个,户均仅26箱,最少的不到10箱,养蜂场规模偏小。同时,标准化、良种化、机械化程度不高,疫病防治水平低下,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能力弱。

2.产业化带动能力不强。蜂产品加工企业主要以原料型生产为主,品种单一,低端化、同质化问题突出,缺乏医药保健、化妆美容等高附加值的蜂产品,品牌影响力小。企业规模小、产量低、实力弱,上下游产业链扩张能力不强。

3.利益联结机制不紧密。养蜂行业组织化程度低,合作社在技术推广、维权服务、产销对接等方面作用发挥不充分,加工企业、合作社和蜂农之间缺乏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利益联结机制,生产、销售信息不对称,产品卖难、买难现象时有发生。

4.蜂产品质量监管能力弱。缺乏权威的蜂产品检测检验机构,蜂产品监管体系不健全,执法人员专业水平不高、手段落后。部分蜂农和加工企业质量安全意识淡薄,蜂群用药不规范、重产量轻质量等问题依然存在。

(三)发展机遇

1.落实绿色发展理念需要大力发展蜂产业。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指明了发展思路、发展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视察时的重要讲话提出了“五个扎实”的发展要求,其中之一就是扎实推进特色现代农业建设。养蜂业既不与种植业争土地,又不与养殖业争饲料,利用蜜源植物便可获得丰富的蜂产品,是一项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绿色经济、朝阳产业。宝鸡自然条件优越,蜜源植物丰富,养蜂基础良好。大力发展蜂产业顺应国家的政策方针,符合宝鸡的市情实际。

2.建设现代生态农业需要大力发展蜂产业。现代农业必然是生态农业。蜜蜂被誉为“农业之翼”、“带翅膀的媒人”。发展蜂产业对于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等具有重要作用,兼具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为养蜂业赋予了重要使命,提供了用武之地。

3.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大力发展蜂产业。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优质蜂产品供给不足,亟需扩大规模、优化结构。从国际市场看,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养蜂资源不足,蜂产品产量少,但消费需求大,常年依赖进口,我国每年生产蜂蜜40-50万吨,年出口蜂产品达到14万吨左右,且呈价涨量增态势。从国内市场看,人们对蜂产品营养保健作用的认识日益加深,蜂产品广泛用于制药、保健、养生、食品、美容等行业,消费量逐年增加。发展蜂产业具有十分广阔的消费市场。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及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针,坚持五大发展理念,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引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为目标,坚持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品牌化营销、多业态发展,加快建设全国优质蜂产品基地,着力打造宝鸡蜂产业升级版,培育农业经济新的增长极。

(二)基本原则

1.坚持规模扩张与重点突破相结合。坚持中蜂、西蜂发展并重,推广先进技术,扩大养殖规模,做大做优蜜源基地。突出问题导向,在蜜蜂标准化、机械化养殖和蜂产品质量安全方面实现重点突破,不断提高养蜂效益。

2.坚持发展生产与扩大授粉相结合。既重视蜜源植物的培植管护和有效开发利用,又注重发挥蜜蜂授粉对农业增产的促进作用;既重视蜂群数量的扩张,又考虑到农业发展对蜂业布局的客观要求,推动蜂产业开发与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增绿的相互协调、良性互动。

3.坚持技术创新与体制创新相结合。加强科技研发,加速成果转化,充分发挥科技对蜂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培育市场主体,创新蜂产品加工企业与养蜂合作社、蜂农的联结机制,建立健全充满活力的现代蜂业管理体制。

4.坚持市场导向与政府推动相结合。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强政府对蜂产业的指导、管理和服务,健全相关政策和标准,营造蜂产业开发工作良好的外部环境,保障蜂业健康发展。

(三)发展目标

到2020年,把宝鸡建成产业链条最全、技术最先进、产品种类最多、交易数额最大的蜂产业集群,形成全国优质蜂蜜集散中心、蜂产品价格形成中心、蜂产品信息发布中心。

——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到2020年,全市实现蜂业总产值50亿元以上,占到畜牧业总产值的20%;累计完成蜂产业开发投资20亿元。

——基地建设取得突破。到2020年,全市中蜂数量发展到50万箱以上,蜂蜜产量达到1.5万吨,成熟蜜占90%以上;年接待蜂群15万箱,蜂蜜产量达到0.6万吨;年蜂蜜及其产品吞吐量达到6万吨。发展中蜂存栏10万箱以上基地县2个;新建中蜂繁育场2个,年存栏量达到1200箱,供种能力2000箱,建成“中国蜜蜂之乡”。

——创新活力充分释放。组建宝鸡市蜂产业联合会,成立养蜂接待服务站点30个,培养乡土专家200名,培育蜂业专业合作社80家,加入专业合作组织的蜂农达到80%以上,组建蜂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3个,实现蜂农养蜂技术、指导培训、产业服务全覆盖。

——加工能力明显提升。新建蜂产品加工企业10家,其中销售收入超亿元的达到3家、超千万元的达到5家以上。全市加工企业增加值贡献率达到30%以上。

——品牌影响不断扩大。培育省级以上名牌产品1个以上,中国驰名商标2个以上,陕西著名商标6个以上。注册“宝鸡蜂蜜”区域地理标志。

——蜜蜂授粉成效显著。到2020年,全市蜜蜂授粉农作物面积达到60万亩以上,其中设施大棚授粉基地5万亩;种植业新增蜜蜂授粉效益10亿元。

三、区域布局与发展重点

(一)区域布局

根据我市自然资源、养蜂发展实际、蜂产品加工水平、蜜源植物利用现状等,将蜂产业开发划分为五个区域。

1.优质蜜源植物保护区。按照“统一规划,分区栽培,相对集中,便于采集,蜜源丰富,花期互补”的原则,在浅山区大力栽植刺槐、女贞、漆树、荆条等蜜源植物,川塬县区及旅游沿线种植油菜、荞麦、向日葵、紫云英、苜蓿等蜜源作物,建立优质蜜源基地,吸引外地蜂农来宝放蜂。

2.中华蜜蜂饲养区。蜜源植物丰富、养蜂业相对发达的太白、凤县、千阳、陇县、麟游、渭滨、陈仓区西山、扶风、凤翔和岐山等10个县区发展中蜂规模养殖,扩大蜜蜂饲养量。

3.蜜蜂授粉优势区。在果品和蔬菜产业规模集中的陈仓、凤翔、岐山、扶风、眉县、千阳、陇县、凤县、太白等9个县区,建立蜜蜂授粉专业服务队和蜜蜂授粉示范基地,提升蜜蜂授粉覆盖率,促进农业提质增效。

4.蜂产品加工贸易区。在蜂产品加工企业相对集中、基础较好的金台、高新、陈仓、眉县等4个县区大力发展蜂产品加工业,培育壮大蜂产品龙头企业,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利用眉县猕猴桃产业园区的资源优势,建设蜂产品电子交易中心和蜂产品质量检测中心,配套建设产品展示、仓储物流、现货交接、信息发布、价格结算等功能设施,搞好蜂产品流通贸易,促进宝鸡蜂产品走向国内、国际市场。

5.蜂产业旅游文化示范区。挖掘蜂产业开发潜力,在太白、渭滨、金台、陇县等县区,发展蜂产业观光、旅游、休闲、深加工等项目,建成蜂文化休闲养生园、蜜蜂小镇、秦岭花谷等一批旅游产业,延伸产业链条,促进三产融合。

(二)主要任务

1.建设标准化养蜂基地。以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场为引领,以家庭农场为基础,建设中蜂养殖基地。在太白县、凤县、陇县、麟游县、千阳县、渭滨区、陈仓区西山等7个重点县区建设100个标准化中蜂养殖示范场,存栏蜂群达到10万箱;发展100箱以上家庭蜂场2000个,蜂群存栏达到20-30万箱。辐射带动周边群众养蜂,全市蜂群总存栏达到50万箱以上。积极推广标准化养蜂技术,提升优质蜜生产水平,打造标准化养蜂基地。

2.健全蜜蜂良种繁育体系。加强中华蜜蜂种质资源普查和保护利用,逐步探索建立中华蜜蜂种质资源保护区。建立良种蜜蜂供应基地,在陇县、太白各建设种蜂场1个,提升良种供应能力;建立中华蜜蜂良种繁育中心,开展人工授精和人工育王技术推广。健全良种(蜜蜂)供应体系,提升良种覆盖率。

3.积极实施名牌战略。制定、推广优质蜂产品生产标准和技术规程,主打“绿色、生态”牌子,把宝鸡蜜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鼓励加工企业科技创新,开发拳头产品,创建知名品牌。深度挖掘宝鸡蜂业的优势,开展“宝鸡蜂蜜”地理标志认证,创建“中华蜜蜂之乡”,做靓宝鸡最具特色的“洋槐蜜”、“土蜂蜜”等优势品牌,宣传造势,提升宝鸡蜂业知名度。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国际市场,扩大蜂产品外贸出口量。支持宝鸡冠友、华隆、秦岭等有实力的蜂产品加工企业“走出去”,着力培育一批拥有自营出口权的企业。

4.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按照“三产融合,全产业链开发,市场化运作”发展思路,坚持“开放、共享、公平、互惠”的建设原则,构建“四大平台”、建设“六个实体”,聚集蜂产业生产、加工、流通、贸易等各环节资源要素,推进产加销一体化发展,提升蜂产业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1)蜂产品质量安全溯源平台:建设蜂蜜产业数据库和质量追溯体系,搭建蜂产品质量安全溯源平台,实现从产地、生产到加工、销售,直至餐桌的全程质量溯源。

(2)“互联网+蜜蜂”平台:建设专业化、多功能互联网信息交易平台和蜂产品网上商城,开发电子商务和众创空间,为养蜂生产者、产品营销者、蜂产品加工者和消费者了解蜂业前沿技术和消费信息、开展项目合作、实现产品交易提供及时快捷的服务。

(3)“金融+保险”支持平台:建立蜂产业发展基金,支持养蜂生产、蜂产品加工及贸易。建立养蜂生产保险机制,增强养蜂生产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变化能力。建立蜂产品质量投保制度,推行宝鸡蜂蜜产品质量商业保险,赢取消费信心,树立宝鸡蜂蜜诚信优质的良好信誉。

(4)技术支持平台:聘请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及行业有关专家,组建宝鸡蜂产业发展智库,从行业咨询服务、产业技术支持、人力资源培养等方面,为蜂产业发展提供支持。提升养殖、加工、销售全产业链技术研发水平,提高宝鸡蜂产业的科技含量。定期举办宝鸡蜂业高峰论坛,积极申办中国蜂业大会等全国性会议,为宝鸡蜂产业发展把脉问诊、宣传造势,增强宝鸡蜂产业发展的软实力。

(5)蜂产品检测中心:按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模式,引进投资主体,建立第三方蜂产品检测机构,取得国内国际质量认证,建设权威性蜂产品检测检验中心,打通宝鸡蜂产品走向国内国际市场的壁垒。

(6)蜂产品交易中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落实投资主体,建设集蜂产品交易、仓储、物流、结算、货物交接等为一体的、全国最大的蜂产品线上线下交易及展示体验中心,开拓蜂产品销售市场。

(7)蜂业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建立由企业、科研机构共同参与的蜂业工程技术研发机构,开展养蜂新技术研究与推广、蜂产品研发、市场营销及技术咨询服务,为蜂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8)蜂产品加工及相关配套产业集群:制定优惠政策招商引资,培育、发展高端蜂产业加工集群及相关配套产业。

(9)标准化养蜂示范场:坚持社会资本投入和本地蜂农滚动发展相结合,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示范场,推行标准化生产,生产优质高端蜂产品。

(10)蜂文化主题产业园:建立以蜜源植物种植、养蜂生产及产品展示、蜂文化宣传、蜜蜂养殖生产体验、观光旅游为主要内容的蜂文化主题产业园,促进蜂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上建立蜂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组织、指导和评估。各县区也要成立领导机构,制定实施方案,细化目标任务,推动工作开展。市县相关部门要紧密协作、合力推进,农业部门要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加强组织协调和督促检查,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发改、财政部门要做好蜂产业开发项目的立项审批和经费保障;商务、供销部门要加强蜂产业“互联网+”项目的协调指导;扶贫部门要做好蜂产业精准脱贫的工作;林业部门要做好蜜源植物基地的规划、建设和保护工作;气象部门要做好花期气象预警预报;交通运输部门要做好外地蜂农来宝鸡放蜂车辆的服务和管理工作;其他部门也要立足自身职能,做好相关工作,确保规划顺利实施。

(二)加大政策扶持市财政每年将从农业专项中安排一定资金,用于支持中蜂标准化养殖场建设、蜂产品研发、蜜源植物保护、蜜蜂良种繁育等工作。优化发展环境,在土地使用、加工企业税收减免、金融服务、检疫检验、绿色通道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探索建立宝鸡市养蜂业风险救助基金,开展蜂业气象指数保险试点,降低养殖风险。建立招商引资激励机制,吸引社会资本投入蜂产业开发,对引进的大项目好项目,坚持“一事一议”、“一企一策”,全力做好服务工作。

(三)强化技术服务。建立校地合作、院地合作机制,加强蜂业基础研究,围绕制约我市蜂业发展的技术瓶颈问题展开科技攻关,争取在蜜蜂饲养、蜂机具研发、病虫害防治、授粉增产技术、蜂产品开发、良种繁育推广、蜂产品质量控制等领域有较大突破。推进产学研有机结合,加强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加速蜂业科技成果转化步伐。加强蜂业科技人才培养,建立定期培训制度,多层次、多途径培养养蜂创业人、带头人,不断提高养蜂管理技术水平。提升蜂农接待服务机构服务水平,根据辖区蜜源和养蜂实际,合理设置养蜂点位,指导外来蜂农放蜂,认真做好蜂群检疫、蜂农生产资料补给等服务工作。

(四)加强宣传引导。坚持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与手机、微信、网络等新兴媒体相结合,加大蜂产品宣传推介力度。举办全国性的蜂产品博览会、推介会、高峰论坛及大学生“形象大使”代言等活动,为宝鸡蜂产业大发展宣传造势,塑造质量优、信得过的产品形象和品牌价值。大力宣传蜂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和先进典型,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蜂业开发的积极性。广泛普及蜜蜂授粉的重大意义、蜂产品的保健作用等知识,为宝鸡蜂产业健康持续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附件:1.2016-2020年全市蜂产业发展目标任务表

          2.2016-2020年全市养蜂基地任务分解表

          3.宝鸡市优质蜜粉源植物保护区中华蜜蜂饲养区分布示意图

          4.宝鸡市蜂产品加工贸易区蜜蜂授粉区分布示意图

 

 附件1

2016-2020年全市蜂产业发展目标任务表

单位:万箱、个、万吨、万亩、亿元

年份

基地建设

体系服务

品牌创建

企业培育

蜜蜂授粉

经济指标

 

存栏蜂群

标准化中蜂养殖示范场

100箱以上家庭蜂场

接待过境

蜂农

培育专业合作社

蜂产业联合会及接待站

培养技术服务队伍

蜂产业研发机构

省级以上名牌企业

中国驰名商标

陕西著名商标

超千万加工企业

超亿元加工企业

新建企业

示范基地

授粉面积

蜂蜜及其产品吞吐量

年产值

 

 

 

 

数量

存栏 蜂群

数量

存栏 蜂群

数量

蜂群数量

 

 

 

 

2016

15

10

1

300

6

700

10

10

30

50

1

1

 

1

2

 

1

2

10

3

15

 

 

2017

20

20

2

500

9

800

12

13

30

50

1

 

1

2

1

 

2

3

10

3.5

18

 

 

2018

27

50

5

900

15

1000

14

16

20

40

1

 

1

1

1

1

2

2

10

4

25

 

 

2019

37

75

7.5

1500

20

1100

17

19

 

30

 

 

 

1

1

1

3

3

15

5

38

 

 

2020

50

100

10

2000

30

1200

20

22

 

30

 

 

 

1

 

1

2

2

15

6

50

 

 

附件2

2016-2020年全市养蜂基地任务分解表

单位:个、千箱

县区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标准化中

蜂养殖示

范场

100箱以上家庭蜂场

接待

过境

蜂农

数量

标准化中

蜂养殖示

范场

100箱以上家庭蜂场

接待

过境

蜂农

数量

标准化中

蜂养殖示

范场

100箱以上家庭蜂场

接待过境蜂农数量


           

标准化中

蜂养殖示

范场

100箱以上家庭蜂场

接待

过境

蜂农

数量

存栏
           
蜂群

标准化中蜂养殖示范场

100箱以上家庭蜂场

接待过境蜂农数量

存栏

蜂群

存栏

数量

存栏

蜂群

存栏

数量

数量

存栏

蜂群

数量

存栏

数量

数量

存栏

蜂群

存栏

数量

数量

存栏

蜂群

存栏

数量

凤翔

4

 

 

10

2

40

6

1

1

15

2

50

10

2

3

30

4

60

12

3

3

50

5

68

15

5

4

90

14

71

陈仓

15

2

2

18

4

50

18

2

2

30

5

60

27

4

5

50

8

70

30

7

7

80

9

78

40

8

9

110

18

79

高新

3

 

 

10

2

40

5

1

1

20

4

45

11

3

2

30

5

60

12

4

3

55

6

63

16

5

5

90

14

70

金台

4

 

 

4

1

40

6

1

1

10

3

44

10

2

3

20

4

50

12

3

3

40

5

56

18

5

4

80

14

68

千阳

6

 

 

6

1

40

12

1

1

20

4

55

23

4

4

45

8

60

30

8

9

100

12

64

45

9

9

110

16

76

岐山

3

 

 

16

3

40

6

1

1

15

3

45

8

2

2

35

5

50

10

3

3

60

7

58

16

4

4

95

16

59

陇县

15

3

3

52

12

90

17

4

4

80

16

106

30

9

9

170

30

130

55

13

14

255

36

138

75

16

15

300

40

156

扶风

3

 

 

13

3

50

7

1

1

20

3

50

10

3

2

40

5

60

12

4

3

70

7

75

18

5

5

95

16

79

眉县

7

 

 

18

4

50

8

1

1

30

4

55

10

2

2

50

6

60

12

3

3

80

8

75

17

5

5

100

16

86

麟游

12

1

1

30

1

90

23

2

2

60

12

100

27

5

5

110

18

120

35

7

7

180

25

130

45

8

10

260

40

152

太白

34

3

3

46

9

50

40

3

3

80

14

55

44

8

7

130

23

100

70

9

9

200

35

105

85

13

15

240

38

84

凤县

37

1

1

63

15

80

42

1

1

100

16

90

45

4

4

150

27

120

60

7

7

240

35

130

80

10

10

310

40

147

渭滨

7

 

 

14

3

40

10

1

1

20

4

45

15

2

2

40

7

60

20

4

4

90

10

60

30

7

5

120

18

73

合计

150

10

10

300

60

700

200 

20

20

500

90

800

270

50

50

900

150

1000

370

75

75

1500

200

1100

500

100

100

2000

300

1200


附件3

 


附件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