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75年,宝鸡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从广种薄收、人拉肩扛,到粮丰畜旺、实现机械化,农业生产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同时现代化、机械化耕作手段,使农业生产力得到了巨大的释放。农业由过去单一的粮食生产向粮、果、蔬及经济作物等多元化种植转变,农业结构由单一的种植业向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转变。
生产能力极大释放。新中国成立之初,农业耕作技术落后,生产力极不发达,1949年,宝鸡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仅9892万元,粮食总产量43.2万吨,亩产74公斤。近年来,宝鸡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全面提升。2023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31.20亿元,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435.9倍,是1978年的117.8倍。粮食产量147.32万吨,亩产323.04公斤,分别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3.4倍和4.4倍;蔬菜及食用菌种植面积73.86万亩,总产量181.21万吨,分别是1986年的3.4倍和7.1倍;园林水果面积达到101.74万亩,总产量达到166.12万吨,产量是1949年的229.7倍;肉类总产量11.17万吨,奶类总产量50.32吨,分别是1949年的45.2倍和4338.5倍。
特色农业培优壮大。近年来,宝鸡立足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经济作物和特色农业,将果业、蔬菜、畜牧业发展列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点产业,农业生产由过去的粮食种植为主发展为如今的“粮、畜、果、菜”四大主导产业。积极创建农产品优势特色区,不断做强优势品牌,成功创立“眉县猕猴桃”“凤翔苹果”区域公用品牌,全国四分之一的猕猴桃产自宝鸡,千阳新品种苹果成为“飞天苹果”直飞太空;打造设施蔬菜、高山蔬菜、特色蔬菜三大产业板块,培育凤县嘉陵绿谷、太白绿蕾等蔬菜龙头企业;建成亚洲规模最大的奶山羊养殖基地,创建全国唯一的国家奶山羊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奶山羊布病净化示范区,千阳、陇县分别被授予“世界名种莎能奶山羊良种繁育示范基地”和“世界生态羊奶名城”。
科技赋能农业转型。科技引领现代农业发展,近五年来,宝鸡获得省级以上农业科学技术奖、推广奖共47个;累计培育高素质农民2.5万人;累计建成大中型灌区22个、高标准农田185万亩,拥有各类农业机械41万台(套),农机总动力达到275.5万千瓦。截至2023年,全市建成市级以上现代农业园区193个,其中国家级7个、省级43个、市级143个;创建2个国家级、7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共有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9户,其中包括国家级6户,有力带动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