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
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
公开制度

对市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第49号建议的答复函

发布时间: 2024-08-14 17:23:41

类别:A

签发人:赵海斌

宝农函〔2024〕183号

王玉虹、张利勤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重视当前部分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问题的建议》(第49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重要指示重要批示精神,压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政治责任,深入实施“一稳三提”行动,坚持“五良协同”(良种、良法、良田、良机和良制),提升基础增产能、强化科技提单产、规模发展增效益,今年全市夏粮面积281.69万亩,产量89.37万吨,同比增长0.18%和0.72%,全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持续提升,粮食安全“压舱石”更加稳固。

一、加大种粮大户支持力度近年来,我局不断加大对粮食生产主体的支持力度。在惠农补贴方面,通过对各个项目进行整合和集中使用,聚焦大豆、玉米等重要粮油作物,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施农机购置、土地深松耕、粮食单产提升、病虫害防控、社会化服务等一系列项目,不断提高农民种粮补贴力度。在技术支持方面,围绕粮食大面积是单产提升,实施粮油等重点作物绿色高产高效行动,支持推行种植品种、肥水管理、病虫防控、技术指导和机械作业“五统一”,集成技术、挖掘潜力,提高品质、示范带动,加快形成适应不同区域、不同作物的绿色高产高效技术体系和组织模式。在农资保障方面,与发展改革、财政、供销等部门联动,组建全市供销农资供应联盟,对供销集采供的化肥进行补贴,确保供应价格不高于同期市场价。今年三夏期间,农资联盟共有序供应化肥13.5万吨、农药443吨,确保在关键时节农资供应量充足。

二、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坚持建设数量和建成质量并重、工程建设和建后管护并重,田、土、水、路、电、管等一体规划,系统建设、整体推进,确保到2035年将348万亩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加强耕地用途管制,严格落实耕地利用优先顺序,确保永久基本农田重点用于粮食生产,高标准农田全部用于粮食生产,坚决制止和纠正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现象,加大撂荒地整治和统筹利用,确保粮食面积稳定在451万亩以上。大力发展喷灌、管灌滴灌等节水灌溉设施和节水技术,以扶风县、岐山县、凤翔区、陈仓区等县区为主,建设高效节水核心示范区50万亩,辐射带动100万亩。

三、加大社会化服务力度。以吨粮镇、吨粮村等粮食生产重点区域为主,科学布局,加快建设一批区域农事服务中心,培育提升农机、植保等社会化服务组织,通过全托管、半托管、环节托管等形式,为农户提供耕、种、收、防等生产托管服务,大力发展社会化服务,推动粮食组织化、规模化、现代化生产经营。截至目前,全市共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524个,服务面积144.84万亩,服务小农户18万余户,累计建成区域综合农事服务中心15个,2个合作社入选省级区域农机服务中心,亩均降本增效150元以上。

下一步,我局将会同发改、财政、供销等部门,进一步研究完善粮食生产支持政策体系,加大对规模种粮主体的倾斜支持力度,更好地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感谢您对我市粮食生产工作的关心和关注,欢迎您继续关注和支持我们的工作,并多提宝贵意见!


                                                                               宝鸡市农业农村局

                                                                                 2024年8月14日

(联系人:张春禹,电话:0917-3261233)

主办:宝鸡市农业农村局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

陕ICP备12009282号 网站标识码:6103000019

陕公网安备 610303020003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