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农业要闻

亩产294.2公斤 大豆增产有底气市农科院大豆新品种宝豆10号百亩实收测产现场会顺利举办

编辑:屈洋 来源:市农科院 发布时间:2024-10-10 17:27

10月9日,省豆类产业技术体系邀请国省大豆产业技术体系专家、省市农技、种子管理部门专家等组成专家组,在岐山县浩夏农业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种植的110亩夏大豆田块,对市农科院自主选育的大豆品种宝豆10号进行百亩实收测产,测产结果平均亩产达294.2公斤,首次实现我省大豆百亩实打实收获得丰收。宝鸡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二级调研员陈冬晓参加测产现场会。

“通过种植宝豆10号,实现小麦-大豆轮作种植,既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又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对比今年玉米、大豆的产量和价格,种植大豆效益真不错,明年准备再扩种100多亩。”合作社负责人刘川川高兴地说。

“以前,麦收后对于秸秆的处理比较麻烦,如今利用扩行缩株技术,大豆可以在麦茬上实现播种、施肥、镇压一次完成,种植密度上去了,产量也提升了。”省豆类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梁福琴说。

为了解决我市季节性撂荒问题和促进大豆单产提升,助力“稳粮增豆”行动,市农科院大豆课题利用ms1核不育轮回群体经过系统选育育成大豆品种“宝豆10号”。该品种丰产性突出,早熟、品质优、抗逆性强、耐密植,可有效解决我市季节性撂荒问题,对提高经济作物种植效益和促进农民增产增收起到支撑作用。2024年,农科院在岐山、凤翔、陇县、扶风、金台等多个县区建立大豆示范田。以高产品种宝豆10号为核心,采用扩行缩株机械化生产技术以及夏大豆“1234”高效栽培技术,实现良种良机良法配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总结出了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大面积生产模式,让大豆成为解决我市季节性撂荒的先锋作物和农民增产增收的优选作物。

主办:宝鸡市农业农村局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

陕ICP备12009282号 网站标识码:6103000019

陕公网安备 610303020003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