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份以来,我市降雨总量偏少,且气温居高不下,虽出现几次降雨,但多为点强面弱,高温干旱天气给秋粮作物生产带来严峻挑战。当前正值玉米抽穗授粉的关键期,我们要落实“科学抗旱、分类指导、优化肥水、防病治虫、灾害预警”等关键措施,有效应对高温干旱对玉米生产的不利影响,全力保障玉米丰产丰收。
1.科学分类灌溉。要克服靠天等雨的思想,有灌溉条件的耕作区,合理调配水源,因墒因苗及时灌溉。具备灌溉条件的优先使用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水源相对紧张的地区,可采用隔垄交替灌溉,扩大灌溉面积,有效缓解旱情。水源紧张地区应优先灌溉处于大喇叭口期的玉米,再依次安排抽雄散粉或处于拔节前后的田块。无灌溉条件的地区,可通过中耕、高培土等措施增强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对受旱较轻的田块,可叶面喷施尿素、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提升玉米自身抗旱能力。
2.优化水肥管理。当前玉米生长发育进入需水需肥高峰期,尤其是对氮肥的需求量明显增多。夏玉米按照产量目标科学追肥,对于前期分次施肥的田块在玉米喇叭口期结合灌水或降雨亩追施尿素5-13公斤,对于前期一次性施肥长势较弱或脱肥田块,亩补施尿素5-8公斤,弱苗和小苗可单独追施“偏心肥”,促弱转壮,提高整齐度。春玉米重点追施花粒肥,采取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尿素等叶面肥,防止茎叶早衰,增加粒重。
3.加强病虫害防治。玉米重点防治草地贪夜蛾、玉米螟及玉米大小斑病等病虫害。其中草地贪夜蛾可用甲维盐·氟铃脲、甲维盐·高氯等药剂进行防治;玉米螟可用高效氯氟氰菊酯、辛硫磷等药剂进行防治;玉米大小斑病可用甲基硫菌磷、苯醚甲环唑等药剂进行防治。
4.实施“一喷多促”。在玉米大喇叭口末期至灌浆初期,可一次性喷施叶面肥、杀虫杀菌剂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实现防病防虫、促灌浆成熟的综合效果。通常在大喇叭口末期至抽雄初期防治一次,根据病虫害扩展态势和天气情况,如有需要可在灌浆初期再补防一次。
5.强化应急预警。要提前制定应急预案,一旦出现灾情,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补救,力争把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如遇强降雨天气,要及时清沟理墒,抢排明水,降低土壤湿度,增加通透性,防治渍害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