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碧空如洗,气温高升,干旱天气笼罩着陇州大地,小麦地、玉米种植竞相喊“渴”。4月21日一大早,东风镇南村高标准农田里一派繁忙景象,一排排固定喷水杆哗哗作响,雾蒙蒙的水滴滋润着久旱的麦苗,浇过的麦苗泛绿青翠,呈现出勃勃生机。不远处的水渠中,清澈的渠水正源源不断地滋润着农田,村民们三五成群地穿梭在田间地头,时而忙着查看水流情况,时而摆放排水管,为返青麦苗输送着“生命之水”,同时县农技人员正在为村民讲解如何科学抗旱和旱时玉米选种播种,小麦病虫害防治等技术,一场抗旱夺粮食丰收的麦田管理“攻坚战”全面打响。
当前,陇县27.5万亩小麦已进入孕穗到抽穗的关键期,正是需水、需肥、防控病虫害的关键“窗口期”,也是玉米等秋粮作物种植的重要节点,受持续高温少雨和大风天气影响,部分地块土壤墒情不足,出现不同程度旱情,给小麦生长和春播生产带来了极大挑战,为有效应对旱情,保障粮食稳产增收,县农业农村局立足于抗大旱、抗久旱,抢抓农时,迅速行动,组织农技人员强化指导、科学抗旱,全力以赴夺取粮食丰产丰收。
“我们在灌溉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灌溉时间,尽量避开中午高温时段,早上11点前和下午四点以后灌溉,在条件允许的条件下使用喷灌、滴灌、微喷灌等灌溉设施,每亩灌溉量控制在20—30m³,同时要喷调节剂”。在东南镇高庙村,县农技人员余陇辉向种植大户薛安运传授科学抗旱技术。
抗旱春播的关键在强化技术服务指导,县农业农村局组织全系统178名农技员深入田间地头,点对点、面对面、手把手对种植主体、种粮大户和农户开展技术指导,仔细查看土壤墒情、小麦苗情和病虫害情况,现场“把脉问诊”,并开出了后续田间管理的“良方”,指导农户适时开展小麦“一喷三防”作业。同时由局班子成员带队,成立8个技术服务指导组,深入一线,协调解决灌溉中存在的问题,督促镇村发动组织群众利用机井、灌渠等一切可利用的水源,采取拉水车灌溉、蓄水灌溉、人工浇灌、抽水泵灌溉等各种行之有效的运水、注水方式,积极开展抗旱灌溉和春播。
为强化抗旱,抢时春播,县农业农村局制定印发《粮油作物抗旱强管技术指导意见》和《小麦“一喷三防”技术指导意见》,利用应急广播,联合县融媒体向镇村全天候播放宣传【抗旱保春播倡议书】,制作小麦抗旱强管、玉米抗旱播种技术指南等农技短视频4期,先后召开技术培训会5场次,采用技术讲座、答疑解惑相结合的方式,培训群众300多人次、发放各类技术资料2000多份,发动全县携手共克时艰、全民抗旱。
此外,县农业农村局还根据各镇小麦播种面积及旱情实际,发放了“一喷三防”资金120万元,采购了杀菌剂、杀虫剂、叶面肥、植物生长调节剂等物资,全力保障农作物健康生长。
“抗旱保播就是保丰收,我们将密切关注旱情变化,持续做好旱情、墒情、病虫监测调度,加强与水利、气象等部门的沟通协作,把抗旱春播工作作为当前农业生产的重中之重,科学调配水源,加大投入力度,指导群众积极开展抗旱自救,全力保障粮食丰产增收。”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
据了解,我县已累计开展春灌2.2万亩次,全县抗旱灌溉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