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专栏 > 历史专题 > “学习先进找差距 解放思想转观念”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大讨论活动 |
近期,市农宣中心开展了“学习先进找差距,解放思想转观念”大讨论活动,对上半年工作进行了梳理总结,找差距、谋发展。前期,中心紧紧围绕乡村振兴和农业特色产业发展需求,坚持“一班人、一条心、一件事、一定成”理念,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各项目标任务为抓手,强化措施,大胆创新服务方式,注重培育效果,不断完善高素质农民培育“宝鸡模式”,为加快农业农村人才培育,助推乡村产业及人才振兴提供强有力的服务支撑。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精神,按照《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1年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的通知》,围绕“保供固安全、振兴畅循环”,推进“3+X”产业转型升级,树立以农民为中心的理念,以培育高素质人才队伍为目标,坚持“需求导向、产业主线、分层实施、全程培育”,培养适应产业发展、乡村建设急需的高素质农民队伍。
狠抓冬春培训。中心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农民培训,开展冬春农民大培训12.9万人次,发放各类技术资料16.8万份;组织举办中央一号文件、条锈病防治技术等线上专题培训4期,培训人数3.1万人次。
严格考核认定。召开全市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绩效考核会,对去年承担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的县区和相关单位,按照省市高素质农民培育要求,进行了全面的考核检查,学员线上评价率为98.8%,满意率达99.9%。考核认定高素质农民2300余人。
培育高素质农民。对今年450人培训任务,中心第一时间召开安排部署会,深入县区和农业园区开展培训摸底调研、制定培训方案等;在扶风、太白、金台区、眉县、市区开设5个班,在全国农民教育培训信息管理系统录入学员450人,入库率达到100%;增设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家风建设等课程。按照课程安排,联系中央校教材库、省教材库和市教育书店购买培训教材450余套。
开展线上培训。按照中央农广校安排,进行了“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周活动”和“新农具服务农民美好生活”培训;组织全市高素质农民和农业科技人员参加了7期中央农广校举办的农业科技人员知识更新远程线上培训,参训人数达5000余人。
下一步,我们将以“学习先进找差距,解放思想转观念”大讨论活动为契机,推动全市农业科技教育高质量发展:一是高素质农民培育培训内容、方式创新。内容上增设党史教育、家风教育和乡村振兴等课程;方式上开展线上学习、观摩交流等;打造典型,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二是基层农技员培训班级设置要创新。增设能环培训班、果菜产业入园服务技术人员专班等,服务全市农业重点工作。三是提升信息宣传层次,拓宽宣传广度,加大宣传力度,为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舆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