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市农业农村局撰写的《把脱贫户嵌入产业链塑造产业脱贫新模式》入选全国基层干部学习培训教材《乡村振兴实践案例选编》。该教材由中组部牵头,农业农村部指导,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编写,全国干部培训教材编审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审定,党建读物出版社出版。前期,农业农村部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征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典型实践案例,共征集案例70多篇,经逐级审核、现场核实、专家评审,层层把关,我市“嵌入式”产业脱贫模式成功入选。
脱贫攻坚以来,宝鸡市始终把产业脱贫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坚持产业脱贫与特色现代农业发展相结合,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积极实施“3+3+3”发展战略,多元化发展、嵌入式联结、全覆盖带贫,形成了贫困群众稳定增收的产业格局和长效机制,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奠定了坚实基础。截止2021年底,全市建成渭北塬区百万亩优质苹果产业带、秦岭北麓60万亩优质猕猴桃产业带、百万只奶山羊产业基地,其中矮砧苹果面积全国最大,猕猴桃占全国1/6,奶畜存栏占全省1/3,中蜂存栏接近全省一半,带动全市521个贫困村基本形成主导或特色产业,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均有中长线增收产业。
本次入选的《把脱贫户嵌入产业链塑造产业脱贫新模式》一文,对宝鸡市产业脱贫的工作实践做了系统总结提炼。宝鸡市采取发展特色产业、做大“嵌入”主板;推进三产融合、搭建“嵌入”端口;培育新型主体、集成“嵌入”模块;强化品牌营销、提升“嵌入”功效;建立保障机制、稳定“嵌入”系统的做法,将贫困户嵌入现代农业发展,通过“分户生产、订单收购”的自主发展、“统一流转、整体规划”的合作共建、“入股分红、托管服务”的企业搭载、“互帮互助、抱团发展”的组织带动的方式,建立起了贫困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效衔接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了贫困户产业就业收入稳定增加、贫困地区产业转型升级、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农民华丽转身,受到同行和业内专家教授认可肯定。该教材的发行对介绍宝鸡脱贫攻坚成效,宣传宝鸡,提升宝鸡影响力产生重大影响。下一步,我们将以此为契机,全力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聚力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为宝鸡加快建设副中心、全力打造先行区做出更多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