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通知公告

市农技中心发布2025年春季主要农作物科学施肥指导意见

来源:宝鸡市农技中心 发布时间:2025-03-20 10:54

一、春玉米

(一)施肥原则

1.依据耕地质量监测结果和玉米产量水平,确定合理的氮磷钾肥用量。

2.增施有机肥,提倡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秸秆适量粉碎还田,长期秸秆还田地块适当减少施肥量。

3.重视锌、硼等中微量元素的施用。

4.中高肥力土壤采用施肥方案推荐量的下限。

5.肥料施用与秸秆覆盖、机械深施、种肥同播、增密度等高产栽培技术相结合。

(二)施肥建议

1.基追结合施肥方案

推荐肥料:N-P2O5-K2O:25-10-5或相近配方的复合(混)肥。

施肥建议:

(1)产量水平500~600公斤/亩,底施配方肥推荐用量40~45公斤/亩,拔节至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8~10公斤/亩;

(2)产量水平600~700公斤/亩,底施配方肥推荐用量45~50公斤/亩,拔节至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10~12公斤/亩;

(3)产量水平700公斤/亩以上,底施配方肥推荐用量50~55公斤/亩,拔节至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12~15公斤/亩。

2.一次性施肥方案

方案1:推荐N-P2O5-K2O:28-12-5或相近配方的复合(混)肥。

施肥建议:

(1)产量水平500~600公斤/亩,推荐用量55公斤/亩,作为基肥一次性施用;

(2)产量水平600~700公斤/亩,推荐用量55~60公斤/亩,作为基肥一次性施用;

(3)产量水平700公斤/亩以上,推荐用量60~65公斤/亩,作为基肥一次性施用。

方案2:推荐N-P2O5-K2O:25-12-5或相近配方的缓释配方肥。

施肥建议:

(1)产量水平500~600公斤/亩,推荐用量35~40公斤/亩,作为基肥与种子隔离一次性施用;

(2)产量水平600~700公斤/亩,推荐用量40~45公斤/亩,作为基肥与种子隔离一次性施用;

(3)产量水平700公斤/亩以上,推荐用量45~50公斤/亩,作为基肥与种子隔离一次性施用。

覆盖栽培下建议采用缓释肥料一次性施入。若基肥施用了商品有机肥,可根据有机肥养分含量酌情减少化肥用量,缺锌地块可基施硫酸锌肥1~2公斤/亩,推广秸秆还田地块,要适当增施氮肥,确保碳氮比例。

二、小麦

(一)施肥原则

1. 根据苗情长势和土壤墒情分类指导,因地、因苗、因时追肥。

2.弱苗田块,适时增肥,保墒提温,促进弱苗转壮。壮苗田块,适墒划锄,拔节中后期结合降雨或灌水及时追肥。

3.提倡秸秆粉碎还田,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

4.视田间杂草和苗情长势及病虫发生情况,适时进行化除、化控和农药防治,促进旱地小麦稳产增产。

5. 遇旱缺墒或已出现旱情的田块应尽早灌水追肥,提倡采用喷灌、滴灌等水肥一体化技术。

(二)春管建议

按照“分类施策、因墒灌溉、控旺促壮、促弱转壮,节肥增效、绿色防控”的原则,根据当前小麦苗情、土壤墒情、气候变化等特点,小麦春季管理主要抓住三方面内容。

1.土壤水肥管理。一类苗田氮肥后移,灌区在拔节期结合浇水亩追施尿素8~10公斤,旱地结合降水亩追施尿素5~8公斤。二类苗田以促为主,灌区拔节期结合灌水每亩追施尿素10~12公斤,返青期追过肥的,拔节期可酌情少追或不追肥。旱地结合降水亩追施尿素8~10公斤。三类苗和冬前生长量不足麦田一促到底,灌区拔节期结合浇水或降雨每亩追施尿素7~10公斤+磷酸二铵8~10公斤。旱塬要抓住降水机会,拔节期趁雨追施尿素8~10公斤+磷酸二铵8~10公斤。

2.注重根外追肥。结合农药“一喷三防”,在小麦灌浆期使用磷酸二氢钾150~200克加0.5~1公斤的尿素兑水50公斤进行叶面喷洒,预防干热风和倒伏,提高灌浆强度,增加粒重。缺锌或其他微量元素的麦田,可在拔节至开花期叶面喷施锌肥或其他微量元素1~2次,喷施水量每亩30~40 公斤,浓度0.1%~0.2%。

3.应对“倒春寒”。由于我市晚春易出现“倒春寒”天气,应密切关注天气变化,预防“倒春寒”产生冻害。在晚霜来临前,可对墒情不足的田块进行灌水,在日气温不低于3℃灌水20~30方/亩,以增加耕层土壤热量储备,调节近地面小气候,减小地面温度变幅。一旦冻害发生,可每亩结合灌水追施尿素7~10公斤或磷酸二铵5公斤,或叶面喷施1%~2%的尿素溶液50~70公斤,也可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或植物营养调节剂等,分类施肥补救,促进受冻麦苗尽快恢复生机,减轻冻害影响。

三、大豆

(一)施肥原则

1.充分利用测土配方施肥成果,科学控制氮肥用量,合理施用有机肥和磷钾肥,推荐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统筹基肥、种肥和追肥。

2.采用拌种、包衣、喷施等方式接种根瘤菌,促进生物固氮,减少氮肥用量。

3.种肥以磷肥为主,配施氮肥,一次性施用,采用种肥侧深施或分层施肥技术。

4.根据土壤养分状况,科学施用硼、钼、锰和锌等微量元素肥料。

(二)施肥建议

推荐肥料:依据大豆养分需求,高肥力土壤氮磷钾(N-P2O5-K2O)施用比例为1:2:1.5,中肥力土壤氮磷钾施用比例为1:1.8:1.3,低肥力土壤氮磷钾施用比例为1:1.5:1.2。基肥推荐每亩施用1000~2000公斤腐熟有机肥或150~250公斤商品有机肥。

施肥建议:

(1)产量水平160~210公斤/亩,施用氮肥(N)2~3公斤/亩、磷肥(P2O5)3~4.5公斤/亩、钾肥(K2O)2.5~3.5公斤/亩。

(2)产量水平210~260公斤/亩,施用氮肥(N)2.5~3.5公斤/亩、磷肥(P2O5)4~5.5公斤/亩、钾肥(K2O)3~4.5公斤/亩。

(3)产量水平260公斤/亩以上,施用氮肥(N)3~4公斤/亩、磷肥(P2O5)5.5~7.5公斤/亩、钾肥(K2O)4~5.5公斤/亩。

根据长势,可在开花期、结荚期或鼓粒期追施适量氮肥;不追肥田块基肥中40%以上的氮肥选用缓控释型。后期脱肥可喷施0.5%~2%尿素溶液1~2次。土壤肥力较高,基肥、种肥充足,大豆生长健壮的地块,可不追肥,但应防止徒长倒伏。

四、苹果

(一)施肥原则

1.增施有机肥,提倡有机无机配合施用;依据土壤测试结果和树相,适当调减氮肥用量,增加钙、镁、硼和锌的施用。

2.秋季未施基肥的果园,参照秋季施肥建议萌芽前尽早补施,早春干旱缺水地区要在施肥后补充水分以利于养分吸收。

3.施肥与高产优质栽培相结合,如下垂果枝修剪、地膜(园艺地布)覆盖等。

(二)施肥建议

苹果园施肥推荐以产定肥,合理把握施肥时期。春季施肥可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在2月中旬到4月中旬,以氮磷肥为主,配合钙钾肥;第二次施肥在5月底到6月初,氮磷钾配合施用,适当增加磷肥。对于秋季没有施肥的果园加施生物有机肥200公斤,腐烂病严重果园可适当增加钾肥量。土壤缺锌、硼的果园,萌芽前后每亩分别施用硫酸锌1.5公斤、硼砂0.5公斤左右。为增加贮藏营养,建议在萌芽前喷3遍1%~3%的尿素,浓度依次为3%、2%和1%,间隔5~7天,加0.5%硼砂和1%白糖以及防霜抗冻剂。在花期和幼果期叶面喷施0.3%硼砂,果实套袋前喷3次0.3%~0.4%的钙肥。

秋冬季未施肥或施肥不足、花量过大、树势衰弱的果园,应多点穴施追肥或用水肥一体化追施,尽量避免挖大坑、施未腐熟的有机肥。

五、猕猴桃

猕猴桃春季施肥管理的重点是施好萌芽肥。萌芽肥一般在3月中下旬至4月初进行,化肥和有机肥配合施用。有机肥以商品有机肥或生物有机肥为主,开沟施入;化肥建议施用配方肥(N-P2O5-K2O:25-10-10)或者尿素、磷酸二铵按比例配合施用。施肥量根据去年基肥的施肥时期和施肥量来定,并根据树龄大小适当增减。施肥完成后根据果园土壤墒情进行灌水。

有滴灌设施的可以选择水溶肥作为萌芽肥,3月中旬开始施用,一次10公斤配水500公斤,间隔10~15天,连续施用3次即可。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和《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肥料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的指导意见》,请各县(区)认真开展化学肥料、有机肥料、微生物肥料、水溶肥料等肥料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工作,督促肥料生产、经营、使用各方切实履行肥料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相关责任和义务,促进肥料包装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改善农业农村环境,营造生态环境良好、产品质量安全、田园风光秀丽的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确保粮食生产安全。

主办:宝鸡市农业农村局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

陕ICP备12009282号 网站标识码:6103000019

陕公网安备 61030302000323号